我就纳闷,他怎么好意思穿回力来上课,现在的穷鬼都流行穿布鞋吗?我就纳闷,国产土鳖千千万,安踏,李宁怎么就占了一半?
毫无排面看见爷的aj都得缩脚。
我就纳闷了,不会还有人觉得穿aj穿YEEZY走路带风吧,跟风走在大街上,三步一同款的体验很好吗?两三千的球鞋也能叫球鞋,现在谁不整点超限量联名。
我就纳闷儿,我还到底要不要穿鞋显而易见,不止白天不懂夜的黑,在生活中各个圈层,特别是有大量年轻群体的球鞋圈潮流圈。
经常是联名看不起普款,普款看不起国产,已然形成了完整的歧视链条。而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呢,测评猫发现有些学生成了潮流圈的贵族。
打骨子里瞧不起没牌面的鞋款,瞧不上普通的穿着,甚至根本瞧不上不懂球鞋或者根本不感兴趣的其他同学。但那些被瞧不起的同学做错了什么。
如果你有幸就读于私立学校,你会发现这种风气更盛。有时候走在走廊上都能看见几个男生瞅着别人的脚指指点点,像五六十岁的老娘们儿去倒垃圾。
你还会发现,不少学生潜伏在微信群里,时不时的抛出两只球鞋,歧视的来秀智商。不少人还认为读书好有个毛线用排面虚荣为他们本不就健全的小脑雪上加霜。
玩鞋玩久了呢,甚至会看到一些人被同化。老铁们他们做的对吗?大可不必嘛,现在开始全体起立,排除真假。我挺希望在所有的球鞋爱好者眼里。
至少在看这篇文章的兄弟们眼里,没有排面与否,只有真心热爱配色不同,款式不同,真没事吗?说到底就是一双拿来穿的球鞋,生活是远大于球鞋的。
在反对这种风气的时候,我更希望一些学生朋友看开点,就知道现在的联名限量以及市场价格的背后,都是商家营造出的氛围。品牌方想让你觉得你穿他们的鞋。
就是有优越感,想让你认定这就是情怀,这就是文化潮流,想让你去争去抢,去拿球鞋装逼去比较。如果有一天你吃土存钱还买不起倒钩。
于是偷家里的钱去裸贷买鞋,他们会心疼你吗?他们只会觉得你很蠢,“范伟:你撞猪上了吧”。
说实话,品牌方的营销很成功,现在咱们也会不自觉的以市场价格论球鞋的好坏,我认为陷入其中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但是你要比较就单纯的在球鞋这块去比较。
比比做工比比材质千万别上升到其他方面,千万别觉得穿一双鞋走路就能横着走,牛逼哄哄的还吐槽别人家里穷穿不起。
这种行为真的很恶心恶心。最后为什么会有球鞋潮流歧视链,为什么要抗议这些呢?或许那些爹妈好的人自己都没意识到。
那我说一方面无非就是你觉得自己很有钱,觉得自己地位高,觉得自己能安排上,别人安排不上的玩意儿。然后因为这点产生了优越感而已呗。
那请你仔细想想,在商家营造的这种氛围下,就因为这些瞧不起身边的人,这合适吗?我承认有些人一个月买鞋的消费是我努力好几年都达不到的,但前者有什么好牛的?
或者有什么好看不起自己的,希望潮流男鞋圈少点金钱味儿,少点歧视,兄弟们都看开一点,看开一点。看到这种品牌方的营销,早日达到看鞋还是鞋的境界。